问
很多设计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比较固定的风格,但是您的设计作品风格非常多变、兼容性很强,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
其实我对设计的理解就是更希望它可以贴近生活,我们生活周边很多应用的材质,元素都是可以通过设计去表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同样的一根旧木头,你就可以通过对它的塑造和包装,它可以是中式,北欧,现代,诧寂,日式等等,源于你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所以我觉得多去感受生活,多去体验生活,就有很多乐趣,同样设计就是源于生活。
问
我对您的作品《有动有静,有言有行》形象非常深刻,这套作品的户型是比较特殊的“H”形户型,最终您采用“动静分离”的方式进行设计。这个想法是怎样产生的呢?可以分享一下您的设计思路吗?
答
因为它就是一个H户型,刚好左边是客厅和厨房,右边是卧室和衣帽间,动静通,形如意,随心动。这就是本案在设计之初的中心出发点,动可随乐而起,静可渐入而眠,时而动可摇摆,时而静可独处。动过静过,所以有动有静,有言有行,言行一致,即可向阳而生,所以整个空间在通过动静的划分后,一下子让空间的功能更加明确,动线也很合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生生不息。
问
从开始设计到完美落地,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您认为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答
从设计到完美落地我觉得有两个刚需点,第一个刚需点就是在设计之初,我们一再强调的就是项目预算,很多业主问道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因为不了解,没有想过,所以不知道。这个就是我们担心的,俗话说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只有有了预算我们才能根据预算去开展设计。第二点就是业主和设计师需要足够信任,因为项目从开始设计到施工落地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磨合,这个过程就是需要足够的相互支持和理解,所以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就是设计师都比较自我化,坚信自己的设计是很出效果的,但是有可能业主不明白或者没有足够的想象力,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矛盾点就会降低信任度,所以就需要业主的信任和设计师的耐心。
问
您从事设计行业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您觉得“好的设计”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答
其实好的设计概念很大,也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当今时代讲究绿色,环保,这个时候好的设计就是需要贴合时代,能满足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都是好的设计。又比如有一段时间很莫兰迪色系,然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行业的设计都跟着莫兰迪色走,这也是历史的文化透露出来的底蕴,所以说好设计又具有历史性。所以在我看来好的设计范围很大。如果说好的设计具备哪些因素。我想它必须能够帮助人类文明进取,是一种可以积极表现的方式。
问
您从一位设计师到现在成为两家设计机构的创始人,您觉得现在和刚入行时相比,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答
最大收获就是让我自己更加沉稳了,不管是面对挑剔的客户还是面对生活,我更加从容和更有耐心一些。因为我知道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不是逃避的,所以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容面对。
问
在之前对您的采访中,我们有问到“您希望自己的作品给公众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当时您回答需要慎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请现在您找到答案了吗?
答
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可能我会把这个答案变成一直促使我去工作的一点思想动力,因为我只有时刻想着这个问题,我才会更加努力的去做更细心的设计来满足业主的设计愿望。这样才可能让业主在设计的场景中记得我们这个设计团队。
问
看您朋友圈发现您非常喜欢旅行,我们一直很喜欢您玩的时候全心玩、工作时全情投入的生活态度。对您来说,这样丰富的旅行经验是否会对您的设计带来一些启发?
答
我记得这个问题在有一年采访中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其实旅行除了是给自己放假以外,还有一个更好的作用就是学习,如果你是一个愿意学习的人,你会发现通过这种旅行的放假会让你更轻松的懂得很多你不原始看书本的知识,比如,人文,历史,地理都是很多很棒的生活学科,可以帮助你在设计中提升很多想象力。
问
您与设计本合作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中,我们发现您的团队氛围一直非常好,请问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答
哈哈哈,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老旧团队的磨合,就是团队里面要有年轻的血液,也要有成熟的样儿。我比较坚信团多中一定要进新人的想法,就是一个团队不能一层不变。其次就是我们创造工作环境氛围比较随和,可能我们的团员都会因为设计的问题直接毫不留情的给我争论,因为对他们来讲,他们很附有创新意识,而且希望被认可。